土魠、土托、鰆
台南。許多人的印象,是由土魠魚羹開始。
土魠;對台南人而言,是上等的好魚。
過年期間(土魠愈冷愈好吃),家家戶戶總會買一條,吃上好幾個月。許多婆婆媽媽們也許會捨不得把錢花在其它地方,但對於土魠魚,卻是心甘情願的採購。
曾經在市場看見這麼一段故事:一位婦人買了兩片土魠,一直叮嚀老闆切薄一點,一邊嚷嚷著土魠很貴,最後婦人付了將近八百元,買了兩片土魠魚,卻不忘說著好貴好貴…可見土魠魚在台南人心中有著相當高的地位!
大家一定很好奇,兩片八百元的土魠?土魠魚羹一碗也不過七十元上下?一樣是土魠,但這當中的差異卻相當大喔!
土魠的價格差距相當大,從一兩(37.5g)10多元~80元不等,捕獲區域有印尼、大陸、菲律賓、澎湖、高雄、台南、屏東…區域相當廣,大家最耳熟的澎湖土魠,是許多人心中的首選。
但據老漁民口述,澎湖海中食物貧脊,土魠較沒食物吃,所以沒有台南捕獲來的肥美,更何況澎湖週遭哪來那麼多土魠啊?
其實想想也是。大家都標榜著澎湖土魠,但澎湖就這麼大,魚源一年比一年枯竭,澎湖這小小的地方真的能供應這麼多土魠魚嗎?北海群的土魠魚在冬季時南下洄游到台灣海峽南部,所以從澎湖台南高雄屏東都能捕獲,只是大家都會聯想澎湖是世外桃源的海島,所以海鮮一定很優,商人自然都會用澎湖土魠來打響名號嚕...
印尼及菲律賓、大陸的漁獲因為路程往返較多天,魚體保存不易,新鮮度方面較不理想,所以價格方面會比台灣本島捕獲的魚價低許多許多,銷貨的管道就會到便當店、學校、小吃店…較低價位的地方,所以有些人對土魠的印象是來自便當店的土魠魚便當,自然對土魠魚印象也不是很好!
土魠有著捕獲漁區差別,接下來還有捕獲漁法差別。
捕獲土魠魚有曳繩釣、延繩釣、刺網捕獲,就品質而言是一本釣(一隻一隻釣上船)為佳。其次是延繩釣,延繩釣品質差異大,第一尾中鉤與最後一尾中鉤當中差了數小時,選擇上當然要以最後一尾中鉤為首選,而這可依照魚體表現(僵直期)來選購。
最後是流刺網捕獲,流刺網顧名思義是一張網子讓魚撞上網,有些魚販會告訴客人,流刺網土魠最好吃(流刺網土魠便宜好賣,利潤佳),因為全部都死在海裡,不需要一隻隻通電鉤上船,通電的魚肉會鬆散 …
但就我們經驗而言,有沒有通電看得出來,只要是和信任的漁船及承銷人建立好互信關係,藉著經驗及信任就能挑選出品質上等的魚!
流刺網漁法並沒有不好,因為土脫魚皮薄肉嫩,容易瘀血,造成口感及甜度不佳,再加上我們有更好的選擇(一本釣、延繩釣),所以不會選擇此類。
剛賣魚初期滿源老闆和我曾討論過,要不要進刺網的魚?
最後我們意見一致,縱使沒土魠賣,也別忘記初衷。
所以當土魠一年四季都有時,我們只堅持冬天才進貨,就算是冬天到了,也堅持在一波波寒流過後,魚體累積豐富油脂時才進貨。
如果當天只有刺網魚,我們寧可空手回家!
(其實我們很常空手回家…)
最後,就大小而言
許多人偏好買大土魠魚(10kg)甚至更大,土魠這種魚是愈大愈貴,卻不見得愈好吃,不過就賣相而言,的確是非常氣派,一片和臉差不多大的切片魚擺上桌,確實是很氣派。
不過好吃跟氣派,大家應該都會選擇要好吃吧?氣派是用錢堆疊出來的,更何況還不一定好吃。
就經驗而言,我們選擇6~8公斤的魚體,價格比較平易近人,雖然切片沒有像臉那麼大,卻一樣的好吃!
選購土魠;是一門很大的學問,不是台南人應該很難理解土魠迷人的地方吧!
但我相信,只要是吃過好的土魠魚,印象都會很深刻,畢竟好魚會讓人回甘,口齒留香。